跳槽到一个新的领导岗位的空降兵们,当初升迁时的满腔热情在实际工作的压力下逐渐消失,将进入职业磨合期。新环境新同事新领导,一举一动,上上下下多少双眼睛都看着。具体管理业务上尚且生疏,内部人事问题多多。那么如何走出管理层的职业磨合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找到一班“开往春天的地铁”呢?下面我们将为您提供一条前车之鉴:
阿伟大学期间学的是电气专业,不过他本人对写作和编辑等文字工作更感兴趣,在大学期间就担任近两年时间学校校报的学生编辑记者,此后又在大学所在城市的报社做自由撰稿人,写新闻评论。他这些实践工作经验获得了各报社上司和编辑的好评,工作业绩斐然。毕业后,阿伟决定从事新闻传媒方面的工作,立志做一个编辑、记者、传媒人。他到了另外一个城市谋求职业,人生地不熟,毕业于电气专业的他想一毕业就能如愿进入这个相对陌生的城市的报社或电视台工作是不现实的。在去报社和电台的面试中,他碰了不少“钉子”:你对我们城市的交通熟悉么?你对我们城市的风土人情了解么?你懂本地方言么?刚来这个城市且诚实的他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显然,他与这些自己理想的岗位失之交臂。
退而求其次,他进入了一家知名企业做了企业内刊编辑,主管企业信息编辑、撰稿,手下还有几名实习记者,同时业余长期为几家报社撰写新闻评论。在那里,阿伟的技术(编辑、写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三年后,他积累了这个城市的相关知识,熟悉了本地方言,编辑写作能力也非往日能比。阿伟决定跳槽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通过层层考验,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获得了这个城市一家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栏目编辑主任职位,这无疑是他前期积累的一次大飞跃。
电视台待遇和环境虽好,人才多,竞争也激烈。阿伟上任伊始,就感觉重重不适。先是按照以前的经验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难以推行,然后与上司的沟通不畅通,彼此之间的误会造成了几次工作失误,阿伟觉得自己好像患上了职场疲劳症,工作没有热情。是不是自己的能李不适合当前的工作呢?该怎样改变目前的工作状态?跳槽吗?迷惑的阿伟迫切需要职业顾问师的帮助,于是他走进了独之秀职业顾问办公室。
顾问分析:
与新岗位磨合的阶段,必然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失误和低迷状态在所难免,但如果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仍无法得到调整,那么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来说将是非常危险的。
职业顾问指出: 技术性工作需要不断开创与更新,有一定的年龄限制。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人才创造力会有所减弱,需要转型以适应职场风云变化。从职业发展角度来说,阿伟并不适合一直做纯技术(编辑、写作)的工作,必须往管理方向发展。
阿伟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技能撰稿又善于编辑管理,对于新闻媒体的业务比较熟悉。过去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构成了阿伟的核心竞争力。阿伟目前的职业平台给了他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份工作对他还是适合的。电视台为员工提供的良好的培训机会加上他以前在企业的编辑经验和给报社撰写新闻评论的工作背景无疑会增加他的职业含金量。管理能力的增强、专业知识的积累等等方面的修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年轻人要有学习的耐心和积极性。
阿伟在电视台属于中层管理者,要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妥善处理好和上司及下属的关系。在心态调整上,学会压力管理,自我调适,不要让以前工作中的一些失误影响自己现在的情绪和信心。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对于下面员工,阿伟不妨结合自己以往的编辑工作经验和评论写作能力,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服众人之心,对评论部员工的工作发挥领导与统筹规划的作用。而对于领导,他应该多与之沟通,展现工作进程以及所遇困难,以求领导指导或帮助,保持评论部工作与电视台整体的一致性。